2016新能源客車行業(yè)或面臨洗牌 誰能堅持走到最后?
二、2016年開年新能源客車市場就步履維艱
第一波:補貼退坡,還能hold市場嗎?
2015年四季度,純電動客車累計產量達到5.84萬輛,占全年的比重達到66%;2015年12月,純電動客車產量達到歷史最高峰 (2.77萬輛),光這一個月的產量就占到了全年累計產量的31.4%。在2015年的最后一個季度和最后一兩個月里,客戶訂單排的滿滿當當,絕大多數企業(yè)都為了趕上“6-8米純電動客車一輛補貼30萬元的最后一班車”而卯足了勁干,電池廠、電機廠的產能嚴重供不應求。因此,大旺季之后,必定是調整期和低谷期。此外,根據《關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支持政策的通知》, 2016-2020年國家對購買純電動客車的補貼標準更加細化。其中,續(xù)航里程在150-250公里、單位載質量能量消耗量(Ekg)小于0.25的6-8米客車補貼較2015年下降30%,這樣企業(yè)還能hold得住嗎?
第二波:三元電池暫停在新能源客車上使用,市場將被洗牌。
工信部裝備產業(yè)司司長張相木1月24日在釣魚臺上表示:三元鋰電池比能量高,循環(huán)性能好,是未來鋰電池一個重要的發(fā)展方向。但我國在該領域起步晚,產品用于客車的安全性開發(fā)和驗證還不夠。工信部正在考慮進一步提高新能源汽車產品安全技術門檻,組織開展對三元鋰電池客車等車型在現行安全標準體系下的風險評估。他明確表示:在評估完成前,暫停三元鋰電池客車列入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暫且不知道這所謂的評估將何時有個結論,但是從最新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第一批目錄中不見三元電池客車的蹤影。
2015年末新能源客車一直在沖量,相信肯定有很多企業(yè)使用了三元電池,也就是將有大批量的純電動客車將全部更換電池,對于客車企業(yè)無疑是一個大工程。
三、重創(chuàng)之下,市場洗牌,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三元電池暫停在新能源客車上使用,對于客車企業(yè)來說是一個災難也是機遇。
一些發(fā)展緩慢有一定基礎的客車企業(yè),如果之前不是用三元電池的,可以抓住這次機會,在其他企業(yè)受到重創(chuàng)之際,尋找到更好的機會。
然而對于一些小型企業(yè)發(fā)展還不是很穩(wěn)定的企業(yè)而言,生產的客車全部都用三元電池的話,無疑就是致命的創(chuàng)傷了。
政府補貼下降和三元電池暫停在客車上使用的重創(chuàng)下,一些小型的,實力不是很強的企業(yè),想靠騙補賺點小錢的企業(yè),可能都將走向末路。而對于一些實力很強的企業(yè),在受到重創(chuàng)之下還能堅實的走下去,相信這樣的企業(yè)未來之路也肯定會越走越自信和堅定。所以對于一個行業(yè)來說,經歷這樣的洗牌未嘗不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