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公交:日出行量47萬人次 分擔率26.46%
“截至2012年,成都公交日出行量由2006年的202萬人次迅速提高至目前的447萬人次,出行分擔率也由14.7%提高至26.46%”,這組數據是成都公交集團的工作報告,也是成都市委市政府向市民交出的一份答卷。
這一年的6月,中國質量協會將中國質量獎的最高榮譽——“中國用戶滿意鼎”授予了成都公交,這對長期秉持“公共服務提供者”核心價值理念的成都公交人來說,是一種莫大的肯定。
與眾多老字號國企一樣,成都公交讓世人看見了一個“不一樣”的民生“新”國企。
“為什么要搞國有公交企業(yè)改革呢?因為傳統公交國企難以擺脫劣成本高、效率低下的問題。但體制改革也絕非是一改而就,我們要避免走兩個極端。一是改革后出現公共服務跟不上、市場失靈;二是不改革增加財政負擔?!背啥脊患瘓F董事長陳蛇向記者描述了他的思考,“像成都公交這種提供準公共產品的國有企業(yè),可以推廣應用新公共管理理論,在公共服務領域里讓國資高效地發(fā)揮作用”。
惠民讓利:
開拓公共服務“市場”
2012年10月,成都市公共交通集團公司為配合小汽車尾號限行的交通管控措施,推出了44條免費公交線路,免費日期截止到2013年6月30日。
據成都公交集團數據顯示:免費首日,免費線路共投入381輛公交車,環(huán)比增加61.44%;投入2754班,環(huán)比增加50%;運送乘客20.52萬人次,環(huán)比增加128.63%,日凈增加近12萬人次。
據了解,“免費公交”推行期間,惠民總金額預計將達到9276萬元。
有人質疑,“不刷卡、不投幣”、免費提供產品,這是與企業(yè)追求盈利的本性相悖的。
成都公交集團總經理王昌干告訴記者,“公交免費不是‘拍腦袋’的決定,我們在前期已經有了一系列的改革探路舉措和調研,這是我們的底氣?!?/FONT>
“免費公交線路是為配合市區(qū)二、三環(huán)內小汽車尾號限行,因此每條線路都必須符合‘70%以上里程在二、三環(huán)限行區(qū)域內’這一條件;44條免費線路的公交車,不到全市營運公交車總量的5%,而尾號限行,能使全市公交車運營效率提高10%?!背啥脊患瘓F副總經理曾彥表示。
正因為有了這一層對沖,免費公交在吸引市民出行的同時,其實也節(jié)約了集團的運營成本。
“在國資現有框架下,既能保證國有資產的不浪費、又能完全契合老百姓的民生需求,這是我們的任務?!蓖醪烧f。
2007年5月,《成都市人民政府關于優(yōu)先發(fā)展城市公共交通的實施意見》的頒布,將完善公交規(guī)劃、加快公交場站建設、構建公交線網系統、建設公交智能系統等9項工作列為優(yōu)先發(fā)展城市公交的主要任務,并從財政資金投入、稅費、供地等7個方面制定了全方位優(yōu)先發(fā)展公共交通的政策支持。
2007年6月,成都公交IC卡票制即開始首次調整。原公交普通卡和優(yōu)惠卡不再有區(qū)別,每張卡都可以既充月卡又充電子錢包;同時,電子錢包的充值額度調高到了1000元,學生優(yōu)惠月卡調整為2折,成人優(yōu)惠卡則下調至10元20次起充小面值月卡。
2008年,為配合市區(qū)公交線網優(yōu)化,成都公交從5月1日起對乘坐市區(qū)公交車輛的IC卡次數消費者實施兩小時內可任意次數免費換乘的優(yōu)惠。
2010年,成都公交集團將最低限額調整為1元起充。同時針對“兩小時內免費換乘”的優(yōu)惠政策出現替人刷卡套錢的“卡串串”,結合97.9%的乘客三次換乘之內就到達目的地的電腦生成數據,將“兩小時內免費換乘”限定在3次,有效遏制了這一亂象。
此外,為了解決市民公交出行“最后一公里”的交通無縫接駁問題,成都公交在高新南區(qū)建立起72個公共自行車租借站點、設有1500個車位,公交IC卡刷卡取車,1小時內免費,截至目前公共自行車的月使用量已經達到3萬人次。